“最后一球落地时,大家都在为我欢呼,我做到了!”11岁的姚奕妃回忆2025年广西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夺冠瞬间仍兴奋不已,这个来自桂平市中沙镇的姑娘,4年前连球拍都握不稳。如今,她却站上广西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戊组女子单打最高领奖台。
8月5日,贵港市代表队参加“中国体育彩票杯”2025年广西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以6金3银2铜的战绩惊艳全场,与玉林市并列全区第一。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我市在该赛事的历史纪录,更让外界好奇:这座在羽毛球运动版图上并不显眼的城市,如何实现从“追兵”到“标兵”的跨越?
奖牌背后是十年磨一剑
“10年前,我们参加全区比赛,一枚奖牌都拿不到,这次一口气拿了11枚,真的像做梦一样。”贵港市羽毛球代表队总教练梁博感慨道。作为从事青少年羽毛球培训工作20多年的教练,他见证了我市羽毛球项目从默默无闻到崭露头角的过程。
此次夺冠的选手中,斩获戊组女单、女双冠军的姚奕妃尤为引人注目。7岁时,她与这项运动结缘。“刚开始连球拍都握不稳,但教练和妈妈一直鼓励我,说我有天赋,我就坚持下来了。”姚奕妃说。
图为姚奕妃 (左三) 站上 2025 年广西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戊组女子单打冠军 奖台。 贵港市赛点羽毛球俱乐部供图
姚奕妃目前就读于桂平市逸夫实验小学,为了能更好地接受训练,每到周五放学,她和妈妈就从桂平市坐车到贵港市区,住在训练场附近的酒店,白天进行羽毛球训练,晚上写作业。暑假集训时,妈妈带着她在训练场附近租房子,陪着她一起训练。赛前,她和队友在训练场内接受为期一个月的集训,每天训练时长超过6个小时,训练内容包括体能、技巧、实战等。“训练很累,但我和队友都坚持下来了。”姚奕妃说。
在本届锦标赛中,运动员刘雨轩和覃一鸣同样表现不俗。
比赛前,覃一鸣遭遇瓶颈期。“明明我已经很努力练习,但进步非常小,教练也批评我专注力不够。”覃一鸣说,针对瓶颈期问题,教练梁博找他谈心,做思想工作。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覃一鸣在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摘下戊组男子双打金牌、单打银牌。
15岁的刘雨轩一米八的个头看起来十分健硕,但易胖的体质曾让他十分苦恼。“胖了之后,身体的负担加重,打球比其他队员更吃力。”刘雨轩说,今年暑期集训,他严格控制饮食,加大体能训练量,在比赛前成功减轻体重5公斤。
“打羽毛球不仅要控制体重,还要磨炼自己的耐力和意志力。”刘雨轩说,靠着持久的耐力,他在比赛中战胜了多名强劲对手,首次在该项比赛中斩获金牌。
姚奕妃、覃一鸣、刘雨轩等运动员的成长轨迹,折射出贵港羽毛球项目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过去,优秀苗子往往外流至南宁、柳州等地。近年来,我市通过体教融合策略和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在全市多所中小学校设立羽毛球特色班、社团等,羽毛球俱乐部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同时,建立省队输送通道,让本土选手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青少年是羽毛球运动的主力军,抓好青少年运动员培养是关键。”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竞技体育科科长蓝天说。目前,我市青少年羽毛球注册运动员已达325人,运动员年度确认223人,注册人数排在全区前列。
8月14日,覃一鸣和刘雨 轩在健翔羽毛球馆内训练。 全媒体首席记者陈榕玲摄
“城市运动”为羽毛球人才培训奠定群众基础
8月12日19时许,市体育中心羽毛球馆内,10个场地灯火通明,击球声此起彼伏。“8年前,这里晚上来打球的市民寥寥无几,现在要提前7天预约。”市体育中心管理处主任李双说。
位于港北区仙衣路西站市场的健翔羽毛球馆内上演着同样的场景,130多名青少年在教练的指导下训练;港北区拥军一路卓越非凡球馆内,打羽毛球的市民在场上相互切磋球技,球友年龄涵盖老中青多个年龄段。
广大群众对羽毛球运动的喜爱和参与成为我市体育竞技比赛取得突破的土壤。
这种变化缘于我市着力抓好全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据了解,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与市教育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24年度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材和招生工作的通知。同时,通过政府引导、协会组织的模式,打造贵港市青少年羽毛球俱乐部邀请赛、企事业单位团体赛等品牌赛事,年参与运动员300人次。
“羽毛球不像足球、篮球需要比较大的场地和一定数量的队员,对年龄、天赋、身体条件等要求相对宽松,容易推广。”贵港市羽毛球协会会长卢赐坤介绍,得益于国家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政策红利,我市羽毛球场馆由2010年的2家增加至目前10余家,仅贵港城区内,参加羽毛球培训的青少年就有近2000名。
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已建成羽毛球场地1632个,经常打羽毛球的人数已超过5万人,羽毛球运动正在成为贵港人普遍喜爱的“城市运动”。
提升综合素质 让好苗子走得更稳更远
尽管群众基础扎实,但我市羽毛球专业人才培养仍面临瓶颈。“基层教练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卢赐坤坦言。
近年来,贵港市赛点羽毛球俱乐部、卓越青少年羽毛球俱乐部等多家羽毛球俱乐部着力加强青少年运动员梯队培养,采取“引进来+走出去”双轨制:一方面,高薪聘请省级退役运动员担任教练,邀请国际级运动健将担任技术顾问;另一方面,与南宁、柳州、玉林等羽毛球运动强市的专业俱乐部交流合作,选派优秀青少年外出交流集训。本届夺冠的刘雨轩、覃一鸣等多名运动员正是通过异地交流培养脱颖而出。卢赐坤认为,我市在本届比赛中斩获11枚奖牌并非偶然,而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为了更好地选拔和培养人才,2024年8月,贵港市卓越青少年羽毛球俱乐部与市体育学校合作共建贵港市青少年羽毛球选才网点,推进羽毛球基础班、中级班、提高班3个等级的阶梯式队伍建设,重点提升运动员的体能和技战术素养。同时,市羽毛球协会联合全市各羽毛球俱乐部多次举办俱乐部邀请赛,以赛促训,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发展平台。以贵港市赛点羽毛球俱乐部为例,自2008年成立以来,培养出国家级运动员40人。
“我们不只紧盯比赛成绩,更注重青少年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技战术能力及文化水平的综合提升。”梁博介绍,这样的培养方式可以让孩子有更多选择。此次夺冠的姚奕妃、覃一鸣等运动员就是在这样的培养方式下,实现体育竞技和文化成绩双丰收。今年秋季学期,姚奕妃和覃一鸣的文化课都取得优秀成绩。
目前,我市羽毛球运动员们正在全力备战广西第十六届运动会。“我会努力训练,争取获得更好成绩。”刘雨轩自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