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在广西贵港市盈康食品有限公司的生猪屠宰车间,记者看到,一头头生猪被提升机吊挂成一排、随着传输轨道前行。轨道旁,身着工作服、头戴卫生帽和安全帽的工作人员目光专注,时刻留意着设备运行状态,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精确无误。
盈康食品有限公司分割车间里,工作人员身着工作服、头戴卫生帽和口罩,熟练而专注地操作着各种工具,将刚刚经过严格检验检疫的猪肉,按照不同部位进行精细分割。 全媒体记者易舟琴摄
“目前,我们每天的生猪屠宰量为2000头。今年1月至2月,已屠宰8.7万多头,预计第一季度屠宰总量将攀升至14.6万头。这一亮眼的数据背后,是公司不断提升的生产实力。”盈康食品办公室主任梁智斌说。
据悉,盈康食品作为广西扬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总投资3亿多元,公司生猪年屠宰能力200万头,年分割能力72万头,年副产品加工能力200万头,为当地375人提供就业。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盈康食品匠心独运,搭建起一套完备的冷链体系。排酸预冷库、急冻库、冷藏库紧密协作,让“冷链生产、冷链销售、冷链配送”的现代化经营模式从蓝图变为现实,改变热鲜屠宰销售的单一模式,推动企业快速稳健发展。2024年,盈康食品屠宰生猪数量突破40万头,营业额6.88亿元。近日,盈康食品被认定为广西县级农产品产地冷链集配中心。
品质至上,构筑食品安全坚固防线
在食品安全成为全民焦点的当下,盈康食品将肉品安全奉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准则,精心编织一张严密的全程质量控制大网。公司所有生猪均源自自家精心管理的养殖基地,从源头将安全隐患拒之门外,确保生猪来源安全可控。同时,公司严格遵循质量管理体系,成功通过HACCP、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为食品安全加上层层坚固盾牌。
“屠宰前生猪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杀检疫,然后利用二氧化碳致晕工艺,确保生猪屠宰过程无痛且快速,最大限度减少应激反应,保证肉质的营养与美味。”梁智斌说,被提升机吊挂起来的生猪,全程自动化进行烫毛、脱毛处理,接下来肉猪会进行超声波胴体检测,使用超声图像分析对猪胴体进行分级,预测生猪出肉率和质量。最后还会进行二次清洗和检疫,符合标准的白条猪才能盖上检疫合格章,传送到冷藏库进行预冷排酸。猪肉成品还会进行取样,送往食品检测中心。
成品白条猪和分割后的猪肉产品,一部分会直接恒温打包送往市场售卖,另一部分会随着冷链线,直接送往扬翔食品厂进行食品生产。从屠宰场新鲜下线的猪肉,迅速被装载上冷链运输车,一路疾驰驶向各地市场。每一块猪肉都附带检验检疫合格证,消费者只需轻轻一扫追溯码,猪肉的“前世今生”——从养殖源头到检验详情,便能清晰呈现,真正实现全程可追溯,让百姓吃得放心。
品牌建设,雄心布局全国市场
盈康食品积极投身品牌建设,全方位发力建设产品销售渠道。旗下经营的自有肉类品牌“扬翔鲜肉”,凭借其优良的品质,已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截至目前,“扬翔鲜肉”已成功叩开南宁、玉林、广州、深圳等多个城市的市场大门。
为将“扬翔鲜肉”的金字招牌打得更响,盈康食品精心推出一系列品牌支持政策。一方面,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借助线上线下多渠道,精准触达目标消费群体,讲述品牌故事,传递品质理念;另一方面,积极筹备,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开设200家“扬翔鲜肉”专卖店,让“扬翔鲜肉”的健康美味走进千家万户,朝着全国驰名肉类品牌的宏伟目标大步迈进。
先进设备,引领行业发展新潮流
“公司自主研发超声波胴体在线自动分级检测系统,通过超声波在线检测仪与每个扁担钩里的电子标签(芯片)、RFID读卡器、收接器等设备的协同运作,能将不同等级的猪胴体自动精准分流至相应的预冷库轨道,实现猪胴体在线自动分级功能。这一创新不仅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更让产品标准化达到新高度。”梁智斌自豪地介绍。此外,公司还配备专用的头蹄尾、红脏、白脏副产品加工车间,以高效、专业的检测与加工流程,确保每一份副产品都品质过硬。
据了解,盈康食品的屠宰生产线关键工艺均采用国际先进的进口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配备了二氧化碳致昏、全自动劈半机器人、三合一清洗消毒系统、臭氧全自动控制消毒系统、冷库全自动温控系统等前沿设备。这些设备极大地提升了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同时配合控制系统还能做到售后溯源,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产品质量及安全。
2024年,农业农村厅专家组对盈康食品开展“生猪质量管理规范GMP”审核验收。面对严苛检验,公司凭借扎实过硬的质量管控实力,一路过关斩将,顺利通过现场审核,成为广西首家获此殊荣的企业。这不仅是对盈康食品从源头到餐桌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的充分肯定,更是企业坚守品质初心的有力见证。
盈康食品高度重视环保工作,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大型环保站,屠宰车间及待宰圈产生的废气采用封闭式负压吸风系统进行收集。废气集中后,经过大型BDS智能生物系统进行水洗及生化反应,最终达标排放。污水处理则采用AO生化反应系统,强大的污水处理能力确保了所有排放物都符合环保标准,真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