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 正文

市博物馆:多彩文化脉络织民族锦绣图

2025-03-24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黄龙  

3月16日,贵港市博物馆与广西古琴文化研究会共同揭牌成立非遗古琴艺术传承共建单位及公益课堂。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该馆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作为国家级非遗保护单位,贵港市博物馆近年来持续深化非遗活态传承实践。此次与广西古琴文化研究会的合作,将通过定期举办古琴雅集、公益培训等活动,系统展示古琴艺术的历史脉络与美学价值。“古琴不仅是乐器,更是中华文化精神的具象化表达。”广西古琴文化研究会会长钱薇在揭牌仪式上表示,双方将通过“非遗+教育”的模式,让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传统音乐的魅力。

依托馆藏资源优势,该馆创新打造“博物馆里的节日”品牌活动。春节期间推出的“珍宝探寻记”结合文物解谜游戏,元宵节灯谜会融入非遗技艺展示,参与人数同比增长40%。特别是“华裳之美韵荷城”汉服主题活动,通过传统服饰展演、礼仪体验等形式,生动诠释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理念,吸引汉、壮、瑶等多民族群众参与。

在“文物会说话”的创新实践中,该馆重点打造“铜鼓文化展”品牌。作为国家一级文物的西汉翔鹭纹铜鼓复制品,通过全息投影技术还原其作为“百越重器”的历史场景。配合“鄂尔多斯民俗文化展”“手绘南越国”等跨地域文物联展,系统呈现了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交往交流交融。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文物类展览观众满意度达98.6%,青少年群体占比提升至35%。

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传播模式,该馆开发的“文物里的民族团结”数字课程已覆盖全市 50余所中小学。微信公众号“荷城文博”专栏累计发布双语文化故事200余篇,阅读量突破10万次。

目前,该馆已形成“非遗传承+节庆体验+文物叙事”三位一体的文化服务体系,年均举办各类活动120余场,惠及群众1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