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市林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森林火灾发生率、森林受害面积均为零。
推深做实林长制,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去年全市植树造林12.25万亩,我市要全面做好绿色发展文章,努力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等生’。”近日,市林业局局长陈永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我市推深做实林长制工作,全市林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成为全区4个林业千亿元产值的地级市之一。
我市森林资源丰富,全市森林面积45.9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3.37%,是全国南方集体林区重要用材林基地。自2021年建立实施林长制以来,我市全面压实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保护发展林草资源的主体责任,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屏障。
近日,我市推深做实林长制方面工作成效获得自治区林业局通报表扬。
完善体系 林区管护更全面
3月的贵港,春雨朦胧,云雾缭绕莽莽绿野。比天气更早热起来的,是我市各级林长和生态护林员穿山入林巡护的劲头。
港北区中里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朱长灵每月都让该乡23名村级林长聚一下头。中里乡地处莲花山脉腹地,多丘陵、山地,植被资源丰富,从森林资源管理、火灾防护、油茶种植到各村级林长工作,他都要第一时间了解到位。“我现在还有一个身份——林长,感觉肩上责任更重。”朱长灵说,“我们集中讨论森林防火和管护工作要点,推进油茶种植工作,解决大家在巡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乡长、林长一肩挑,朱长灵身份的变化,源自我市林长制工作的实施。
3月14日,港北区中里乡铁岭村生态护林员郑文珠在进行巡林工作。全媒体记者陆颖敏摄
2021年以来,我市印发《贵港市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基层林业体系建设的通知》《关于建立林长履职政治监督机制的通知》等多项林长制制度,进一步完善林长制工作体系。
同时,我市通过“林业+纪委+组织部”的政治监督手段,推动各级林长认真履职,实现林长身份更亮、压力更大、责任更实、效果更佳、机制更健全。
2024年底,我市已实现市、县、乡、村四级林长制全覆盖。目前,全市共设立各级林长1618名,其中市级林长7名、县级林长31名、乡镇级林长517名、村级林长1063名。各级林长和2023名护林员累计落实巡林1.4万次,形成了市、县林长主动履职尽责,乡镇林长抓片区,村级林长抓落实,护林员抓源头的工作格局。
科技助力 林区管理更高效
“咔嚓!”3月14日上午10时30分,港北区中里乡铁岭村生态护林员郑文珠在管护片区拍下当天的巡林情况,并在生态护林员巡护APP上报巡护信息。“巡林期间发现的问题可以通过APP拍摄照片传上去,留存记录和汇报情况。”郑文珠说。
郑文珠打开生态护林员巡护APP,记者看到页面显示护林员管护的林区区域、巡区路线以及坐标定位。APP设有地图、事件上报、考勤打卡、信息和个人中心5个板块。管理员可以通过APP查看管护区内的情况,实时掌握林区动态等。
市林业局资源科负责人梁思明介绍,自实施林长制以来,我市依托生态护林员巡护APP、智慧林火卫星监测系统等科技手段,实时跟踪1000名生态护林员的巡护情况,实现林长制日常管理信息化、智能化。
此外,我市还依托广西林木采伐APP,深入推进林木采伐“放管服”改革工作,以林长制为抓手,破解小额人工商品林采伐办证难、办证繁、办证慢难题。我市以集中整治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契机,将推进林农个人小额人工商品林采伐告知承诺制审批缓慢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发布贵港市第2号林长令《关于加快推进小额商品林采伐告知承诺制审批的令》,将林木采伐审批赋权到乡镇(街道办),加快推进小额人工商品林采伐告知承诺制审批工作,有效破解小额人工商品林采伐办证难、办证繁、办证慢问题。
2024年,全市通过小额人工商品林告知承诺制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近2.8万份,涉及发证蓄积量38万余立方米,直接或间接为广大林农节省伐区调查设计费400余万元,小额人工商品林采伐证办证时限从原来的10个工作日内压缩到现在的1个工作日。林农持证采伐意识不断增强,有效遏制盗伐滥伐林木行为,去年乱砍滥伐林木案件数量和违法采伐蓄积量比上年分别下降74.65%和89.96%。
3月17日,平南县武林镇上旺村群众在山岭上栽种油茶苗,让昔日贫瘠山岭变身家门口的“绿色车间”,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新路径。 全媒体记者高千千 通讯员邱承燕摄影报道
网格管理防控成效更显著
气温回暖,草木生长,覃塘区蒙公镇占蒙村党支部书记、村级林长覃顺仕开始部署今年的森林巡护和林草灾害防控工作。
“我们在讨论森林防火巡查工作,要求大家一定要认真检查防火隔离带的情况。”覃顺仕告诉记者,占蒙村是蒙公镇林地面积最大的村,林地面积达1022.63公顷,当前正值森林防火关键期,该村通过设立村干部森林防火值班岗、增加护林员巡林频次、广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等方式,持续抓好森林防火巡护工作。
近年来,蒙公镇按照“村—组—山头”包保责任体系,明确73名人员包保任务,将辖区95座山头的森林防火宣传全部落到实处。
森林防火工作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生态安全的大事。近年来,我市通过实行“林长+网格长”,对森林防火工作进行网格化管理,织密森林防火网,筑牢绿色安全屏障,划分市、县、乡、村四级森林防火网格4800个并落实网格负责人、网格长,层层压紧压实各级森林防火责任。同时,建设59个森林防火智能AI烟火识别站点,对自治区反馈森林火灾卫星热点的核实率达100%。2024年,全市森林火灾发生率、森林受害面积均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