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后面这句,更充满典故。好事者不妨百度,搜索古人生活在诗中的证据。
高中课文《廉颇与蔺相如列传》,将相能和,人心有救。《三国演义》写孔明“七擒孟获”,虽关兵法与怀柔,实乃宽容。中古前后,社会风尚总体向善,一定程度上,“跑马”与“撑船”具备充足的土壤。汉之文景、唐之贞观开元,乃至北宋仁宗盛治,等等,其现象背后,折射的无非是儒道释仁政、无为、宽容……南老先生亦云:上等人有本事无脾气,中等人有本事也有脾气,下等人没本事脾气却大。
曾经,“大衣哥”朱之文复上热搜:两男一脚踹开朱家大门……朱之文虽满脸尴尬,却未生气,面露苦笑跟粉丝们合影。当地警方调查此事,拘留两人十日。《人民日报》为其发声,莫让善良变隐忍。
笔者试作点评:大衣哥的“宽容”,如地;警察的执法,为天;主媒的正确导向,乃人;天地人三才结合,应是当前所能达到的状态。国民素养提升虽任重道远,然有法制的完善与政府的引领,相信“路在脚下”!
宽容得把握尺寸。马既不要乱跑,船也不可乱撑。
光亮后来人
廿余载前,夜访好友,未表来意,友人已主动发话:学校集资建房,打算买吧?够钱么?先借给你一万,可否?1998年,师大南院,近百平方米,五万左右。物价约涨15倍,一万或值今天15万?除父母和个别亲友,谁会轻易借出这笔钱?而且不计利息,并可无限期还款。这则故事,关键词就一个:友爱。倘复追加,便是:无价。
2010年3月27日,余与基地班ZYP、LLT诸君,携带善款,驾车千里抵达东兰县,会同校友WLL等,续行崎岖山路,冒着生命危险,至三石镇某村抗旱、送水、捐资。YP君日记有载:……骨瘦嶙峋的老人把一桶25公斤和一桶15公斤的水罐装进了随身带来的竹篓,以更低的姿态背起,慢慢登上石阶。之后收到我们的捐款,老人更是老泪纵横,不停地感谢……我们做的事,不过是送点水送点钱,都太少太少,真是承受不起老人的一滴感激之泪啊……
往事重提,依然慨叹:第一件能实证人与人如“友”,第二件可说明人与社会有“爱”——老吾老,幼吾幼,终至“世界大同”。
友若兰,温馨独行者。爱似烛,光亮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