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作神仙,愿作桂林人”,陈毅元帅为桂林的题词令人神往。宋朝王正功的诗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道出了桂林之美在山水。当代散文家李健吾在《雨中登泰山》中写道:“山没有水,就如同人没有眼睛,似乎少了灵性……”是啊,我正要写写桂林山水的眼睛——漓江。
漓江确实太美。两年前我也写过一首歌词,叫作《印象漓江》:天底下有一条美丽的江,/流过灵渠流进我的梦乡。/天底下有一条美丽的江,/生于猫儿山长在太平洋。/你用清澈透明的手掌,/托起象鼻古老的曲水流觞。/你用浓墨重彩的嫁妆,/装点着如诗如画的层峦叠嶂。/黄布金滩上的倒影,/映红了夕阳也陶醉了月亮。/印象刘三姐的歌声,/荡漾着山水间最动人的绝唱。/天底下有一条美丽的江,/那是桂林人的亲娘。/天底下有一条美丽的江,/那是小伙子的新娘。
漓江让人魂牵梦绕。在桂林生活20多年,我曾10次游览漓江,其中各有乐趣。
阳朔县城边漓江风光
游览漓江的最佳季节是春天。每年三四月间,适逢桂林雨季,春雨霏霏,连月不开,清风习习,拂面而来。我们乘坐小船,仿佛穿行在一幅幅氤氲缥缈的水墨画里。烟雨漓江,百里画廊。小舟漾轻楫,流水何潺潺。一会儿小船便驶入水墨画里去了,可眨眨眼拐个弯,片刻工夫,小船又从浓墨中探出头来,身后泛起长长的波痕和浅浅的涟漪。虽是春季,雾霭迷蒙,那荡漾在水面的涟漪不甚清晰,但却别有一番韵味和诗情。春寒料峭间,江水凉飕飕,连小木船也是湿湿漉漉的,似乎一捏手稍用力便可以拧出水来。两岸青山穿梭在眼前,游走于天地间,多么妩媚,料想青山看着我们也一样美丽。春游漓江,四野苍茫,云里雾里,一定要慢条斯理,不慌不忙,忘却尘世间的烦忧牵肠。有一回,我们请求船工弃用船桨和长篙,任由小船缓缓随波逐流。或轻启玉步,似睡半醒;或踌躇满志,原地飘移。仿佛停滞了时空的脚步,宇宙间的至善至美似乎都在这一瞬间凝固。混沌初开,万物启迪,模糊而又清晰,清晰化作迷离。以前读柳子厚的诗,知道“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有一番境界和一些动感的,可是,在这里,在烟雨漓江上,一切的动都显出多余和累赘。我们乘坐的小木船,船下的流水,乃至我们轻轻波动的心脏和气息,此刻都应该屏住。让我们充分体验这静的妙韵。宁静致远,微观觉悟,又何必对功名利禄这些身外之物执着以求,时时刻刻放之不下呢?舍得舍得,有舍弃才能有所得,宇宙如此,人生亦然。
也曾在春夏之交游览过漓江。百草丰茂,树木葱茏时,两岸风景苍翠欲滴。某年五一前夕,我们几人从古镇大墟启程,背起简单的行囊,徒步游走漓江。一路欢歌谈笑,惹得草木渐绿,春水暖柔,阳光拂面,九马回眸。近百里水路,但见清风送爽,江水初涨,两岸新潮闪烁,视野空前阔绰。早间,我们迎着朝阳迈步漓江岸边,不时与乘船游江的中外游客招手致意,相向行进,殊途同归。游客给我们送来羡慕和钦佩的目光,这些素昧平生的鼓励和微笑,让我们信心十足,士气顿发,不由得加紧前进的步伐。午后,当我们走得精疲力尽、摇摇欲倒之时,看着从阳朔返航的游船,虽然空空如也,却也能让我们联想到明日的希冀。真的呢,这些游船,经过一夜的休息,第二天又会载着新的游客涉水作画,亲吻漓江。每日循环,周而复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世间事物莫不如此,怎么会有终点呢?徒步漓江,既可欣赏到两岸景色,又能亲近农民庄稼和耕牛农舍;既深入江心腹地,又能跳出江面,从两岸或更远的方位对漓江作审美的观照,或对漓江的下一段景色满怀期待和猜想,那种忐忑的心情是乘船游江所无法体味的。更何况,徒步漓江期间,无数次乘船过渡翩跹,交替游走于漓江两边。有时是全渡,此岸乘舟至彼岸;有时是半边渡,此岸A段坐船过渡至B段,真有着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之妙趣。看看,这哪里是游漓江?分明是在游走人生,筹划未来。当然,徒步漓江还可以锻炼意志和毅力,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除却春天和春夏之交畅游漓江,还有一个季节也是领略漓江美景的好时机,那就是秋天。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多么富有诱惑力的意象。桂林的秋天,水瘦山峭,风韵窈窕。虽然漓江的水位下降了,水量削减了,但水质却提升了,也更见澄碧和透明了。漓水悠悠,君子好逑。那一泓清澈的秋水,飘带一般,缠绕在英武挺拔的峰峦之间。最是两岸婀娜多姿的凤尾竹,仿佛漓江新嫁时的伴娘。金风徐来,竹影摇曳;暗芳浮动,幽微不绝。苏东坡曾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看来也是掏心的话。东坡居士如能生活在漓江边,定然会安详幸福得像佛陀赛神仙。秋天游漓江的最佳地点可选择兴坪古镇。从兴坪乘坐竹排溯流至九马画山段,是百里漓江中最精华的河段。这段水路不足十里,往返约需一个小时,三四人乘租一个竹排,每人出资20元左右——人民币上所选用的图案恰好也是贰拾元面值的,神乎?就是说,每人花费20元就可尽情领略到漓江黄金河段之美。两年前,当地居民使用人工竹排,挥一支长篙,载着我们向绿水更绿处漫溯。满载一船落日的余晖,在袅袅山水间放歌。从兴坪民间码头出发,约5分钟,便游到百里漓江中最佳景点之一的黄布倒影。夕阳西下,数峰如黛,波光平似镜台,空等您乘坐的竹筏涉江而来。数不清的凤尾竹点缀在群山之腰,如同仙女的秀发飘飘。特定的临近黄昏的时刻,河滩、翠竹、青峰、夕照、渔舟交织成一幅精妙绝伦的画卷,倒映在绿油油的江水之中,真真是美丽之极机会空前。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但得兴坪见。人民币贰拾元的背面,那幅图案恰恰出自此景,这便是著名的“黄布倒影”。当我们乘坐竹排畅游时,无数中外游客中的摄影迷,已架好相机,伸长脖子,踱步翘首以待,只等捕捉落日倒影那梦寐以求的瞬息。那情景有点像泰山看日出,长白山观天池,峨眉金顶盼佛光……大自然的造化真是可遇不可求,许多东西不只是为我们人类所准备的。我曾几度在下午时分游览黄布倒影,只有一次遇到最佳景色:时空融合,山、水、波、夕照、小船、倒影浑然一体!其余几回都未能赶上最佳的夕照及波纹和轻舟,遗憾过头。近两年,游船由人工竹排改为机动竹排,噪音大,耳朵怪,速度飞快。坐于竹排上,已无当年之宁静和悠闲。虽坚持游到了九马画山,努力数出了五六匹马,但那种温馨浪漫的感觉远远不如从前了。世间好物不常有,留取记忆成永久,呜呼悲哉!
此外,漓江上还有激动人心的《印象刘三姐》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堪称一绝,中外驰名,熙熙攘攘,也很值得鼓掌。去年五一之夜,我们两家人曾住在阳朔河边小屋,从背面遥看《印象刘三姐》,别有风趣,与我们某年寒冬端坐在正面的观众席观看的感觉迥然不同,真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年年岁岁花香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