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塘讯 近日,覃塘区人民法院五里人民法庭高效妥善调结了107名工人追索劳动报酬的系列案件,不仅维护了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同时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得到各方当事人充分肯定。
案件起因是,当地某房产项目联合体总包方甲、乙公司中的甲公司将部分劳务及工程分包给A、B、C三家公司。务工人员杨大哥等107人分别与A、B、C三家公司签订了书面或口头劳务合同。然而,因甲公司与发包方存在工程款等争议,导致A、B、C三家公司未能及时获得劳务费用,无法及时发放民工工资。多次追讨无果后,工友们不得已采取相关措施,并将相关公司诉至法院。
五里法庭受理后,办案的黄法官迅速梳理案件要素,准确把握争议焦点。考虑到涉及百余名民工切身利益,单纯判决可能程序漫长,不仅会影响项目进度,还可能影响后续购房者取得房屋的合法权益,且A、B、C三家公司也会陷入连锁困境,各方权益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办案法官确立“优先调解、平衡处置”的工作思路,力争在保障民工及时获得报酬的同时,为企业复工复产创造有利条件。
调解中,黄法官分别与发包方、甲公司、乙公司及A、B、C三家公司进行多轮沟通,依据事实和法律明晰各方责任,促成发包方与总包方就工程款纠纷达成初步和解。黄法官指出,甲公司作为总包方应承担工资支付的兜底责任,A、B、C公司作为直接合同相对方也须履行相应义务。同时,黄法官积极与民工代表对话,耐心解释调解方案,疏导民工焦虑情绪,争取理解与支持。
最终,各方一致同意由甲公司代A、B、C三家公司支付拖欠的民工工资,民工方面承诺不阻拦施工,确保项目顺利复工,各方代表当场签订调解协议。至此,这一系列涉及107名民工的纠纷得以一揽子解决,为当地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注入了司法动能。

WAP版
小程序
贵港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