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行业 > 正文

东湖生态困境:人与鸟“抢鱼”

2025-08-10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全媒体记者姜佳坤  

近日,摄影爱好者郑先生向本报反映:在市城区东湖公园拍摄鸟类时,目睹一只翠鸟在湖面盘旋许久才捕获一条小鱼,而岸边捕鱼者却用网兜轻松捞起数十条小鱼。湖边到处竖着“禁止捕鱼、钓鱼”的告示牌,然而不少人视而不见,与鸟儿“抢鱼”。郑先生呼吁:“还鸟儿一个衣食无忧的家园。”

东湖。图片来源:网络

就郑先生反映的问题,记者连续两日进行蹲点采访。

现场直击:

晨光里的“人鱼大战”

8月5日清晨,记者漫步东湖公园。彼时,湖水澄澈如镜,倒映着湖边葱郁的绿树与典雅的亭榭,构成了一幅如诗的画卷。白鹭在湖面翩跹起舞,为这美景增添了几分灵动。市民们则在湖边或慢跑健身,或挥拍打球,或随乐起舞,处处洋溢着闲适惬意的氛围。

然而,这和谐的画面中,却出现了不和谐的一幕。湖边或回廊上,一杆杆钓竿突兀地横在水面。仅在东湖西侧,便有10多名市民正全神贯注地垂钓。其中一位年约六旬的大爷,手法娴熟地用剁碎的肉沫作诱饵,轻轻一挥竿,鱼钩便稳稳落入湖中。不出一分钟,就有小鱼咬钩,水面泛起一圈圈细小的涟漪。大爷脚边放着一只网兜,里面装着几十条3至10厘米长的小鱼,鱼儿在网兜里不安地扭动着。大爷满脸自豪地说道:“我常来东湖钓鱼,每次都能钓到不少小鱼,拿回家喂猫喂乌龟正好。”说完,他还转头看向记者,笑着解释自己只是图个消遣。

8月5日清晨,记者看到,有市民在东湖边钓鱼。全媒体记者姜佳坤摄

离大爷不远处,一名40多岁的男子正目不转睛地盯着手中鱼竿。记者凑近询问:“有鱼上钩了吗?”男子脸上瞬间浮现得意之色,兴奋地指着水里的网兜说:“我钓了两个多小时,收获了几条大鱼呢。”他一脸满足,接着说道,“只要有空,我就来这儿钓鱼,每次都不会空手回去。”

除了钓鱼现象频发,下网捕鱼的情况也屡见不鲜。8月6日清晨6点,天刚蒙蒙亮,记者再次来到东湖公园。彼时,湖面仍笼罩着一层轻纱般的薄雾,早起的白鹭三三两两静栖在树林枝头,时而梳理羽毛,时而发出清脆啼鸣。

湖边,一位80多岁的大爷正颤颤巍巍地站着,吃力地弯腰收网。广西贵港港宁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东湖公园主管吴广枢恰好巡逻至此,见状赶忙快步上前,关切地劝道:“您年纪这么大了,就别出来捕鱼了,万一不小心掉进湖里,那可太危险了。”大爷抬起头,笑着摆摆手,轻声回应:“今天没捕到鱼。”

而在通往湖心岛的桥上,另一位市民也在收网,网中的鲤鱼正奋力挣扎。这位市民一边拉网,一边无奈地抱怨:“今天运气不佳,捕到的鱼不多。”

8月6日清晨,一位80多岁的老人在东湖边捕鱼。全媒体记者姜佳坤摄

“东湖已明文禁止投网捕鱼或钓鱼,‘入园须知’牌上写得清清楚楚。”吴广枢眉头微皱,一脸无奈地表示,“公园在四周显眼处都竖了‘禁止捕鱼或钓鱼’的牌子,可还是有部分市民对其视而不见,依旧我行我素地垂钓、网鱼。”

生态危机:

白鹭或将被迫迁徙

市民郑先生是一位摄影“发烧友”,而东湖的白鹭,是他镜头下最为钟爱的主角。只要一提起东湖生态的变迁,郑先生便滔滔不绝,兴奋与感慨之情在话语间自然流露。

“这些年,东湖生态改善的成效,大家都有目共睹。特别是水体治理之后,整个东湖焕然一新。随着东湖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各种各样的鸟儿都选择在这儿安家落户,其中,白鹭最为引人注目。”郑先生回忆起曾经拍摄白鹭的美好时光,脸上不自觉地浮现出笑容,“以前每天早上,我都迫不及待地赶到东湖边,架好设备,看着它们在湖中欢快地捕食,我就不停地按动快门,那些画面,真是令人陶醉。”

然而,话锋一转,郑先生的神情变得有些落寞:“可今年,情况大不一样了。我来东湖拍摄白鹭的次数明显减少,白鹭的数量也比以往少了许多。有时候,我在湖边苦苦守候一上午,都很难捕捉到它们捕鱼的场景。鱼虾是白鹭的主要食物来源,鱼虾数量减少了,白鹭自然也就跟着变少了。”

随后,郑先生向记者透露了一些令人痛心的情况:“除了遇到恶劣天气,在清晨时分,我经常能看到有人划着自制的轮胎筏,慢悠悠地朝着白鹭岛靠近。到了岛边,他们便开始收网捕鱼。有些市民甚至使用特别细密的网,不管大鱼小鱼,统统捞走。看着被捕捞的鱼虾,再看看日益减少的白鹭,心里实在不是滋味。”

郑先生又聊起了新冠疫情期间的特殊经历。疫情期间,市民外出活动大幅减少,东湖得以休养生息。那段时间,东湖上的白鹭数量特别多。他拍摄的那些最美的白鹭照片,就是在那个时候留下的。当时,来自区内外的摄影爱好者听闻东湖的美景,纷纷慕名而来,远的甚至有从北京赶来的。

说着说着,郑先生的神情格外凝重:“从保护鸟类的角度来讲,东湖优质的水质、充足的食物以及白鹭岛不受干扰的环境,对于吸引白鹭栖息至关重要。白鹭,尤其是经过几代繁衍的白鹭,从孵化、出生到成长,早已熟悉了这里的环境,这里就是它们的家园。一旦这个家园遭到破坏和惊扰,它们就会毫不犹豫地飞到其他地方去繁衍。到那时,再想让它们回来,可就难上加难了。”

管理困局:

没有执法权,难劝离

在东湖,尽管相关规定明确禁止捕鱼钓鱼,公园管理处也一直积极打击此类行为,但非法捕捞现象仍屡禁不止。

目前,东湖公园的管理工作由广西贵港港宁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为了有效遏制捕捞行为,该公司每天安排6名工作人员,分成3个班次,进行24小时不间断地巡逻与值守。

8月6日,吴广枢在沿湖劝阻违规行为时,无奈地向记者诉苦:“我们每天坚持巡逻,可东湖的水岸线长达4公里,管理难度实在太大。有些市民趁着半夜没人,偷偷到湖里下网,天亮前再来收网。还有些人跟我们玩‘游击战’,我们前脚刚走,他们后脚就回来继续钓鱼、捕鱼。”

“我们虽然负责东湖公园的管理,但没有执法权。市民根本不听劝,我们也从未对市民进行罚款。”市城市管理监督局下属市公园事务中心东湖公园园长梁光永介绍说,自2016年市公园事务中心接管东湖公园后,便在“入园须知”中明确禁止投网捕鱼或钓鱼,但因缺乏执法权,只能进行口头教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为了改善东湖的生态环境,公园方面正在谋划一系列新举措。梁光永进一步介绍,公园计划发布东湖承包公告,并向湖中投放鱼苗。同时,在湖边竖立告示牌,注明“东湖已由私人承包,禁止钓鱼、捕鱼,违者罚款”。希望通过加强管理,让市民知晓东湖已被私人承包这一情况,从而减少捕鱼钓鱼现象。

栏目最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