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6年,想着孩子的60年。”说这句话的是桂平市逸夫实验小学党总支部书记陈冬寒。7月1日,她带领全校党员教师到桂平市魏乃文故居参观,重温入党誓词。
作为中共二十大代表、全国先进工作者、广西首批特级教师工作坊坊主,陈冬寒多年来以冬寒工作坊作为孵化器,先后把该校孵化成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科研先进集体、全国优秀教育信息化建设单位、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全国足球进校园示范学校等。该校2022年入选首批自治区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校,2023年获得广西基础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可以让学生绘制暑假规划图,学会科学安排假期生活。”
“毅力打卡以7天为一个周期,建议满5天就算完成任务。”
“在学生完成每个周期任务后,家长可以给予合理的奖励。”
……
7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桂平市逸夫实验小学冬寒工作坊采访,陈冬寒正与学校领导班子、骨干教师就今年暑假学生“成长银行”趣味积分实践活动进行“头脑风暴”。讨论结束后,大家迅速行动:修改方案、整理材料、制作PPT……半小时后,陈冬寒便在全校班主任会议上向57名班主任作工作动员。
这样的高效与默契,已成为冬寒工作坊的常态。
为更好地发挥特级教师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自治区教育厅从2010年起实施广西特级教师工作坊项目。同年10月,陈冬寒在逸夫实验小学成立冬寒工作室,成为首批50个广西特级教师工作坊之一。
“爱是教育的基石,教师应怀揣激情、热爱与对教育的执着追求,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作为工作坊主持人,陈冬寒带队开展问题会诊、集体会课、读书沙龙、送教下乡、课例研究、网上交流等活动,明确提出工作坊的发展方向——不仅要推进教育创新,更要培养教师的教育情怀。
她在冬寒工作坊的基础上创建“阅读”“兰亭书法”“心语芳菲”3个工作室,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滋养教师心灵、拓宽教师视野,确保他们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高的专业素养投身于教育教学之中。
目前,冬寒工作坊的核心成员已增至32人,辐射至该市光明小学、长安工业园区小学、凤凰小学、金田镇中心小学、江口镇中心小学、南木镇桂塘中心小学等7所成员学校,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教育共同体。
2021—2022年,冬寒工作坊入选自治区重点建设特级教师工作坊。
“每天走进校园,就觉得很幸福,教师工作让我乐在其中。”从教23年的张梅丽如今依然对教学工作满怀热情。要是在14年前,她可不敢说这话。
张梅丽是桂平市逸夫实验小学语文教师、三年级级长。今年春季学期,三年级学生面临一项写作挑战——写“一次实验”。对于这群八九岁的孩子来说,“实验”是遥远而陌生的词汇,如何写出好作文?
张梅丽灵机一动,自费购买了黄豆、托盘等材料,和同学们一起动手发豆芽——从浸种、育芽、淋水催发到豆芽收获,学生全程观察、每天认真记录豆芽的生长情况,并回家体验自己发豆芽。这一系列工夫做下来,同学们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更在心中播下了探索与热爱的种子。
“现在我们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可以在40分钟内完成一篇五六百字的作文了。”张梅丽自豪地说。
张梅丽探索语文课与劳动教育等跨学科融合教学的路子,正是从冬寒工作坊得到启发。
“10多年前,冬寒书记就鼓励我们,‘只要是对学生发展有益、对教学有益的尝试,你们都放心大胆去做’。”在陈冬寒的支持下,张梅丽和同事开展科普劳动教育探索,将学校花圃改造成种植科普基地,带领学生种植果蔬、中草药;建设鱼缸鱼池,教会学生养鱼、清洗鱼缸;收集落叶、果皮,制作有机肥料,共同探索科学的奥秘……学生在实践中成长,体验到了创新的乐趣,学会了珍惜与感恩。
前不久,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评审结果公布,张梅丽参与的课题《小学生劳动教育创新课程构建的实践研究——以桂平市逸夫实验小学“行走的劳动课”为例》获得优秀等级。
近年来,冬寒工作坊的成员在全国、自治区及贵港市级的教学竞赛和课题研究活动中屡获佳绩。一批教育教学骨干快速成长,其中李雪丽、梁莉彦等人成长为优秀的小学校长,成为推动区域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今年4月初,一年级(1)班小涵放学回家后兴奋地和妈妈说:“今天我们在体育课上放风筝了!”体育课上放风筝?没错,这种新奇的组合正是该校创新四季课程《找春天》实践活动的生动缩影。
小涵的语文老师与体育老师携手,设计了一场跨学科的教学活动。学生们先在风筝上描绘出春天的斑斓色彩,随后4人一个小组,在操场上放飞梦想。这一幕幕寓教于乐的生动场景,让校园内洋溢着前所未有的欢笑与活力。
在冬寒工作坊的引领下,全校教师的教学智慧被点燃了。今年春季学期,该校各年级的“找春天”实践活动百花齐放,从赏花咏春到诗画春天,从歌唱春天到农耕体验,每一处都充满了探索的乐趣与成长的足迹。
6月27日,陈冬寒劳模创新工作室与“心语芳菲”工作室携手,在学校碧荷池畔举办第八届“茶韵伴荷香 诗书润人生”师生碧荷茶会。这场视听文化盛宴融合朗诵、绘画、书法、漆扇制作、茶艺以及古筝演奏,吸引了超过500名的师生及家长热情参与,成为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为“心语芳菲”工作室的负责人,该校校长梁莉彦感慨万分:“从最初的教师聚会到如今师生家长共襄盛举,碧荷茶会不仅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与蜕变,更成为了连接心与心、传承文化与交流情感的桥梁。”
此外,在“兰亭书法”工作室的推动下,书法成为该校的一张闪亮名片。每年春节,学校组织学生免费为群众书写并赠送春联,更是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站在魏乃文故居前,陈冬寒深情地说:“我们唯有精心培育每一棵幼苗,扎实他们成长的基石,方能确保人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科技之树才能茁壮成长,国家实力日益强盛,进而无惧风雨,坚定地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