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 > 平南县 > 正文

向“新”而行的纺织服装产业,让“家门口就业”的平南人更有底气

2025-11-06   来源:今日平南   作者:  

经过数年培育

平南县纺织服装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随小编一起去看看

↓↓↓

截至目前,大成绿色生态园已入驻印染和纺织服装项目255个,73家企业实现投产,其中规上企业21家,2024年规上工业产值完成约11.84亿元。而越来越多的平南人也选择留在家乡,在纺织服装企业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走进平南启源纺织有限公司的印染车间,一台台现代化染缸整齐排列,缸体外侧的电子显示屏实时跳动着温度、时间、染料配比等数据,从原料入口到染色完成,全程由智能系统精准控制。工人陈升泽守在他负责的染缸前,时不时查看纱线染色的均匀度。陈升泽曾在浙江、广东务工,和记者说起选择回来务工的原因,他感慨现在平南的薪资跟外面相差不大、工作岗位稳定,还能兼顾工作和家庭:“方便照顾老人和孩子,每天上下班还能回家,十分方便。”

如今在平南,像陈升泽这样“家门口就业、高收入顾家”的案例并非个例。父亲陈力伟、哥哥陈升聚也是从外地回到平南发展,选择了在同一家企业就业。

“在这里工资很可观,每月平均能有1万多,多的时候甚至达2万元,薪资水平并不比在外地就业低。”陈力伟向记者介绍,“像我们三父子每月总收入可达数万元,按这个收入水平,如果要再买一栋楼,几年时间就能实现了。”

产业发展的核心是人才,而让务工人员“引得进、留得住”,薪资待遇与就业便利性是关键。在平南的纺织企业中,高收入不再是“外地专属”。更值得一提的是,像陈力伟、陈升泽这样的“父子档”或是“夫妻档”在启源纺织企业也不少。这种“就业不离乡、挣钱能顾家”的模式,不仅让务工人员实现了经济增收,更缓解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让家庭团聚成为常态。

平南启源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褚小江告诉记者,目前企业内父子档、夫妻档职工很多,这得益于企业与地方提供的多重便利保障。企业提供夫妻房、文体场所等设施,园区也不断完善教育、医疗、文化、公共交通等设施配套,让越来越多家庭选择到企业就业。

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不断优化服务水平,落实“妈妈式”服务,从企业落户到竣工投产全过程,提供无条件、全过程、全方位的主动式、亲情式服务,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园区对企业实行一对一专属服务。企业有任何问题,我们都随叫随到。”平南工业园区管委会经济服务股股长吴艺海向记者介绍,园区会倾力为入园企业解决招聘用工等难题,也会为企业职工协调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

除了园区管委会,县人社局、县融媒体中心以及各乡镇(街道)主动作为,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广泛发布招聘信息,通过数字乡村云广播平台循环播放招聘信息,确保“信息到户、政策到人”。“县人社局坚持双向发力优化企业服务,主动服务企业,组建有7支服务实体经济的小队,每月定期联系企业;另一方面,积极搭建招聘渠道,举办各类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平南县就业服务中心主任王锐说。

从“外出务工潮”到“返乡就业热”,从“产业空白”到“产值超11亿”,平南县以纺织服装产业为纽带,串联起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走出了一条符合县域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未来,随着更多企业竣工投产、配套设施持续完善、就业服务不断优化,平南纺织服装产业必将迎来更大发展,也将有更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幸福生活”的梦想,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