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艺 > 正文

清心日自闲

2022-06-26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甘炽  

人生在世,无非忙闲二字。忙闲相对,相克相生,尤喜一小联:闲时吃紧,忙里偷闲。

唐代诗人李涉是忙里偷闲的祖师爷,他的《题鹤林寺僧舍》,其中有句:“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古人真忙,连偷闲都只能偷半日。唐朝诗人韦应物有句:“九日驱驰一日闲”,可知唐代实行“旬休”制度。当今虽然一周能休息两天,但节奏奇快。你看,街道上尽是车水马龙,行色匆匆,人们有时吃饭都是用快餐来解决。

忙得躁了心,寿就损了;闲得过了火,人就废了。且观笼鸟,鸣叫不再似山中那般悠长、清脆,声里有几分惊慌,甚至凄厉;再看金鱼,似乎在一尺鱼缸里悠哉悠哉,但若捞而烹之,连猫都不吃。所以人还是要适度地忙着,充实着,不教一日闲过,向光而行,方活得有味,活个明白,活出高度。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闲的注释是:“闲,阑也。从门中有木。”多么会意、雅气。人在木栅栏围成的庭院里,植树种花。我亦赞成蒋勋先生对“閒”(闲的繁体字)的解释:在家门口忽然看到月亮。多么的诗意!累了,坐于门外,沐浴于溶溶月色之下,或执一卷诗词,或啜一盏老酒,或抚一把古琴……

“更欲破除闲耳目,要听流水要看山。”闲情雅趣,总在亲山抱水间。曾读过《生年不满百》,里面有句:“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许多人误解及时行乐就是大快朵颐、声色犬马,“今朝有酒今朝醉”,其实并非如此!宋春来文友说得好:“‘为乐当及时’并非对酒池肉林的放纵,而是文人雅士的寄情山水,把酒言诗,以忘却不得志之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只恐身闲心未闲,心闲何必住云山。”身闲不算闲,心闲才是生命中的休享之闲,培养一点闲情逸致,人生才摇曳生姿。在高僧贤士眼中,山川草木、琴棋书画、茶酒香花……都是闲暇之时的养心之物。

汪曾祺颇得生活闲趣之道,其一生颠沛坎坷,跌宕起伏,但始终对生活倾注热忱与真情,总认为“生活,是很好玩的”。明明是日常之物,他却深得其趣、其味。最近看到他画的杨花萝卜、马蹄、茨菇、苦瓜……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感受到他细致的观察和真正融入生活的意境,真是一件赏心乐事!

在这清浅的时光里,慢煮生活。且让我们轻卷珠帘,让顽皮的风儿和细碎的阳光进来。且闲看一院繁花,烹煮一壶新茶,品味一段老话:“你很辛苦,很累了,那么坐下来歇一会儿,喝一杯不凉不烫的清茶——读一点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