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艺 > 正文

人生能有几回搏?——读《今日良宴会》

2023-02-19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宋春来  

《今日良宴会》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这首诗是作者参加宴会后心花怒放的讲述,作者在感叹人生短暂之余,也趁机劝人把握机会。

原诗如下: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坎坷长苦辛。

白话译文大意如下:今天的宴会好热闹啊,那种欢乐的场面很难说得完。单说那弹筝的声音,就很飘逸,这是最时髦的乐曲,太妙了。有美德的人对此发表了高论,懂得音乐的人当然听得出其中的真意。表达真意是大家的共同心愿,只是谁都不愿意说出来。人生就像寄旅人世间一样只有一世,刹那间便如同尘土那样被疾风吹散。为什么不想办法捷足先登,先占据要位以便去享受富贵荣华呢。何必因为贫贱而忧愁,更不要因为坎坷不得志而煎熬自己。

读了这首诗,我首先想到李白的《将进酒》,想到他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他热情豪放,也自信十足,当然他也是相当悲愤的。而《今日良宴会》的作者(佚名)兴奋之余则平和实在得多。我也想起唐代罗隐的《自遣》,想起他的“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罗隐多少有些颓废情绪,可能也有一点愤世嫉俗之意。而《今日良宴会》的作者似乎早已看透这些,因而更洒脱,感觉不到诗中有悲凉,而是沉浸在“良宴会”的欢乐氛围之中。

《今日良宴会》这首诗比较简朴,有些像是今人写的口水诗,尤其是开头那六句,你听,他说,今天去参加的这个宴会,真是太好玩了!那种欢乐劲,简直说不完。光说弹筝吧,曲调太动人了。那是最时髦的乐曲,大家都听得入神了!有美德的人还发表了高论,其实懂得音乐的人便能听出其真意,只是大伙都不肯说出来而已。开头这六句,可以说是宴会情况的分享,既有总体上的讲述,也有局部细节的描述,“弹筝奋逸响”及“新声妙入神”都是具体细节,而“令德唱高言”也是细节之一。“识曲听其真”这一句,有你懂得的意思在里面,也就是说,你明白的,懂得音乐的人都听得出其中的真意,可是只有那个有美德的人发表高见。实际上,也是对普通人顺便轻柔地“讽刺”了一下,换言之就是,你懂“真意”又不见你说?也暗示着人生的真谛谁都懂,可是该出手时未必人人会出手。今天的人其实也差不多,比如会上,占了先机的人先发话了,其他人往往就不再说什么,这是大家都懂的。

紧接着话风一转,便来了个“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可见前面的描述,都是为后面对人生的思考铺垫。在作者眼里,人生有如旅客寄居这人世间,又像尘土很容易被疾风吹散。这多少让人伤感,但作者没说,他只来了个反问:“何不策高足,先踞要路津?”这反诘的语气,对于要“策高足”“踞路津”显得心情更迫切。为什么“令德唱高言”,你就不能再说些什么?再延伸出来就是,为什么不捷足先登,去享受富贵荣华?这里有作者要珍惜生命、体现出人生的价值的意思。毫无疑问,这就得去拼搏,去追求,才有可能“先踞要路津?”这当然得先有梦想,有了梦想,才会努力前行。最后,作者说顺理成章地说,不要因贫贱而忧愁,不要因不得志而忍受煎熬。这是劝勉世人,要放下包袱,敢于斗争,敢于有所作为。

这首诗实也很是有意思的。全诗十四句,像是作者一口气兴致勃勃对你说话,看起来有些显浅,但直截了当,一气呵成,实乃以真诚取胜则。诗歌的基调和作者一样,开头洋溢着喜悦和欢快,于是“宴会”是“良”的,“欢乐”是“难具陈”的,“弹筝”是“逸响”的,“新声”是“妙入神”的,到后面则实实在在,真诚地劝勉,不想“无为守贫贱”,不想“坎坷长苦辛”,就要“策高足”,就要“先据要路津”,可谓寓意深长,可以说是“催人奋进”。因此,去努力奋斗吧,朋友!人生能有几回搏?虽然拼搏了也未必可以“先据要路津”,但毕竟努力拼搏过的人生,才会让你无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