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艺 > 正文

相信未来,奔赴山海

2023-04-11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陈谊军  

《春天的约会》是青年作家宋春来继《风华正茂,我的武汉大学时光》后出版的第二本散文集。如同作者的第一本散文集一样,作者行文自由,既有写景、叙述,亦有抒情、说理或议论等多种成分的糅合,贵在“形散而神不散”,这“神”就是散文的“精气神”,给人以力量、启迪和奋进的力量。《春天的约会》其实也是一本散文诗集,因为它有着诗的精短,诗的想象,诗的意境,诗的韵味,而且言之有物,达到了高层次的审美理想和艺术品质。宋春来在《我们在春天里赶一场约会》中说:“阳光和煦,万物生长,我们在春天里赶一场约会。说走就走,还回头找什么草帽,更别说雨披。拽住一阵春风,就当骑在马背上,快乐前行,还有什么能阻止我们?”我们看到了一个快乐前行、无所畏惧地奔赴远方的身影。相信未来,奔赴山海,这正是青年一代的生动写照。

不负遇见,韶华正好。《春天的约会》更是一本奔向春天、奔赴远方的山水田园散文集,因为里面的文章基本上是作者游历祖国的山川大地后所得,其中既有作者的所见所闻,抒发着作者对大自然神奇造化的感叹,也有作者所思所想触发的心灵感受和借景言志的情怀之作。泰戈尔在《泰戈尔谈文学》中这样写道:“我只想说,我写的许多散文诗的内容,是不能用其他文学样式表达的。它们蕴涵着一种平淡的情思。似乎没有什么装饰,但有风姿,所以我认为它们是真正的诗的家族的一员。可能有人还会问,散文诗究竟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它是什么,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可我知道,它的诗味,不是以论据可以证明的东西。凡是给予我不可言传的意味的,以散文或韵文的形式,都来吧,称它们为诗,接受它们,我不会迟疑。”泰戈尔强调了散文诗的“诗味”和不可言传的“意味”,这可以作为品读宋春来散文诗的思路。“走吧,总不至于回头去寻找一把遗失的钥匙吧,你看,青草鹅黄,蜜蜂追花,大河奔跑,春雨洗净了万物,我们敞开了心扉,大地会精神抖擞。远方能有多远?”这是宋春来在文中说的,我读到了她明亮的内心世界,也读到如同泰戈尔说的“诗味”和“意味”。

《春天的约会》这本散文集分为《大海在呼唤》《大地的回响》《灯火阑珊处》《渴望一场雨》《葡萄熟透了》共五个部分,与《风华正茂,我的武汉大学时光》只写武大的人文历史、秀丽风光所不同的是,作者的笔尖伸向了各地,题材也就更加丰富。

在《大海在呼唤》这一节里,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江河湖海及水乡神韵等等,即使写人或写物,比如在廊棚下听雨的自己、垂钓的人、大漠中的沙柳等等都与江河湖海等有关联。在《大地的回响》这一节里,主要内容是作者面对永恒的大山大地的感触。前人描写自然风光大多呈现出一种闲适安然、宁静淡泊的意境,而宋春来未必如此。在《郁郁葱葱天柱松》中,她写道:“这就是天柱松,倚着危岩巨石悄然成长的天柱松,它们注定要经历无数次狂风骤雨、霜雪雷电的考验,倒伏了继续生长,躯干折断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根还在,就能在氤氲的雾气中长出新芽、新枝!”从中可见,年轻的心在萌动。《灯火阑珊处》这一节里涉及的内容有匆匆一过所遇到的人和事,涉及的风景名胜也主要是在城市里的。其中,一个陌生人和作者对望了一眼,似乎充满了神秘,但作者不忘引用海子的诗句为他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乘坐地铁出站的时候,“那么多的人,不都是各奔东西?”又引人思索。在《渴望一场雨》这一节里,有作者心中“春天的模样”,有她聆听的春天的声音,有她风雨兼程的渴望。她写山溪:“你知道,我的脚步即使追不上你,我在梦中也要把你追赶,让你在我的心上肆意流淌,直到永久。”作为一个清醒的追梦人,她不会“躺平”。《葡萄熟透了》这部分不是写山水田园的,却有感悟革命者爱情的,比如《那时候,他们的爱情(四章)》分别写了谭寿林和钱瑛、邓中夏和李英、周文雍和陈铁军、黄日葵和文质彬的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谚语和奥秘(外一章)》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的湘江战役故事;《一件旧棉袄(外一章)》写的是解放战争中支前民工的故事。《那条小路通往何方(三章)》及《寂静中,我听到果壳胀裂的声音(四章)》均为品读梵高的名画……内容相当丰富,这也促使她的表现手法要更加灵活多样,毫无疑问她对生活的感受也会更加丰富多彩,而语言文字的运用上经过多方锻炼也会更得心应手。

家国情怀在于深层的眷恋,脚步越是向前,视野越是开阔,世界就越是辽阔。宋春来曾说过,从中学假期开始,她有时会随父母外出远足,到了大学及研究生这七年,则几乎每年与父母出游,而远方一直是她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结。也许,正因为能走向远方,或者说正因为远方不断地向她招手,她才有了这本《春天的约会》。去远方是心底的渴望,而秀美的山川大地是大自然的杰作,当这些与读书人的情感相互碰撞的时候,总会引发读书人的感触。宋春来的散文诗见人见事,既写出了历史的壮阔,也有新时代的壮美画卷。读书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这就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这种境界就是“物我皆忘”。“这些细小安静的野花啊,你们知道,我也是其中的一朵,千百年来,我们在宁静的高原上遗世独立、心旷神怡。”这是宋春来笔下的尕海风景画,这时候作者已与自然相互交触,可谓“物我皆忘”。

路在脚下,诗在胸襟。正因为是奔赴远方,正因为是行万里路中的抒写,所以宋春来所描写的自然风光或心路历程常常是自然天成,让人回味。比如,“阳光。沙滩。海浪的笑声。三双脚印,就这样摄入了我的手机镜头。我知道,潮水涌上来的时候,我们的脚印将杳无踪迹,可是我更知道,这些脚印已刻在心上……”这是《三双脚印》中的几句,这脚印成为诗人抒怀言志的载体,抒写“言外之意”的意象之美。又如,“这些笑逐颜开的采花姑娘,这些喜气洋洋回到村庄的藏家女儿,这些得到长者祝福的女神们,她们在清脆的马铃声中翩翩起舞。我看到旋转中的枇杷花露出黄金一样的笑脸,我看到火红的杜鹃花幸福地燃烧,我看到粉红的马兰花荡漾着青春的浪漫,我看到红艳的芍药依依不舍……”这是《她们头上插着艳丽的山花》中的几句,描写的是藏族姑娘参加活动时的情景,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中云:“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作者借景抒情,实际上是把握了诗歌意象的寓意,也拓展了语言的张力。

源于自然,蓬勃迸发。宋春来在山川大地上行走,她不是只关注自然风景,而是有感而发,尤其是对社会人生有所思考。在她的笔下,春风送来了黄金般的祝福;编织玫瑰、编织仙鹤的人梦想在远方;人祖山上的滚磨扇像跳动的心房;安陆的千年银杏风华绝代;礁石和大海用浪漫和激情演绎着千万年的款款深情;黄河在梦里、在血液中流淌;行走在井冈山茫茫的竹海之中,内心坚强的力量在滋长;陈铁军震撼人心的婚礼誓言,足以惊天地、泣鬼神……从中可见作者对春天、对英雄的礼赞,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对诗意远方的真切向往。《春天的约会》这本书里的文章都比较短,但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让人思考和回味,这才是重要的。

相信未来,奔赴山海。宋春来创作完成这本《春天的约会》后,她已经进入传媒行业,成为一名媒体人。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新闻工作者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方面会更加容易,在讲好中国故事、反映好人民心声方面也会更加方便,希望她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这个伟大的时代,投向火热的社会生活,关注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关注百姓的追梦历程和喜怒哀乐,努力做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心有期待,就会有诗意和远方。只要与时代同行,扎根生活,坚持守正创新、精益求精,就能努力创作出更加接地气的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2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