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少人知晓的地方,位于覃塘区石卡镇西山村西面。这里有七座山峰,绿水环绕,每座山峰各具姿态,拔地而起,挺拔秀丽。据说,多少多少年之前,天上七个仙女到这里游玩,看到有泉水冒出来,清澈透凉,便浣衣洗澡。她们忘情地玩,乐不思归,结果被玉皇大帝知道,龙颜大怒,不再允许她们回天庭。于是,这七个仙女就变成了这七座山峰。传说是美丽的,山水也是美丽的。可惜的是,这个地方至今还没有被开发成旅游景点。水塘原本很大,现在承包给村民养鱼养鸭,因有多人承包,整个水塘被小堤隔开,分成大小的几块。这么一块如仙境之地,淹没在村野,实在是一件遗憾的事。
九月的阳光,还是火辣辣的。我们慕名而来,只为一睹仙女芳容。车停在不远处,走在开满鲜花的水岸,闻着带水味的淡淡的香气,仿佛置于一种无我的境界,凉凉的,润润的,身心舒畅,感觉是那样的清爽,那样的惬意。倒映在水面的山峰,更显得灵动有生气。有一座山峰就像一头高仰着头的骆驼,由于长时间在沙漠里行走,渴了,终于发现了水,于是就奔突而来,迫不及待地就要饮水。
草青青,水碧碧,座座山峰首首诗。波痕阵阵,山随水动,荡漾着如梦如幻的诗情画意。如果当年徐霞客游到这里,一定也会惊叹如此仙境吧。依水而生的狗尾草,淡淡的白,淡淡的黄,与对岸直直的山、绿绿的树相映成趣。狗尾草是自然生长,肥沃的泥土为其提供丰富的营养,在充足水分的滋润下,就蓬勃地茂盛起来。有风吹来,狗尾草摇头晃脑,似向我们致意。一些长得高的狗尾草,头重脚轻,风一吹,弯下腰,不时地点到水面,泛起一圈一圈微微的波痕,在我们的镜头下,与倒映的山峰相映成趣。水塘的对面有一座山,远远看去,山顶上一块兀立的石头,就像是一座栩栩如生的观音佛像,正在拂杨枝,洒圣水,救苦救难,普度众生。
我们沿塘边缓缓而行,湿软的土地上长满趴地草,踩上去,软绵绵的。偶尔一两只小青蛙,许是我们的打扰,吓着了,蹦跳了两下,扑通就跳到水里,不见了。狗尾草依然是塘边的主角,在我们的身边骄傲地起舞。走了一段,是一片较宽阔的地带,是浅水区,水草在水中冒出来,随水波摆动。一大群鸭子悠闲自在地在水面上游动,有的倏地潜入水看,似乎在追逐什么,或者捕捉什么。我们向塘里扔一块小石头,嘭地溅起水花,鸭子感到了威胁,慌张地往塘中央逃窜。不远处速生桉树上,好多白鹭抓住树枝,摇摇晃晃,似乎要掉下,有几只白鹭在塘中央飞来飞去,忽高忽低,也许是寻找食物,也许是在玩耍,它们是此刻最有诗意的景致了。
穿过一片甘蔗地,来到一座山脚下。这里有几间小平房,是附近村民建的,他们承包水塘,养鱼养鸭,便于看护,也便于堆放饲料。一村民正在调配饲料,用大铁瓢在塑料桶里搅拌,手法甚是娴熟,看得出,他在此搞养殖已有不少年头了。我递给他一支烟,便同他聊了起来。他说搞养殖这些年,虽没有到广东打工赚到那么多钱,但还能耕种自家田地,不至于丢荒,还盖起了三层小楼,日子也还过得自在,知足了。抽完烟,他用木棍朝水塘方面敲大铁瓢,嘎嘎嘎……远处的鸭子知道开饭了,迅速争先恐后往回游。此时日已西沉,柔和的阳光从山峰间照射过来,从树叶间透过来,形成一条条光线,红彤彤的,天上几朵白云,在阳光映照下,白里透红,倒映在水面上,流光溢彩,如一幅山水画,美轮美奂,令人陶醉。鸭子发出嘎嘎的叫声,伴有白鹭嚯嚯声,演奏着乡间晚曲,让人心旷神怡,陶醉其间。
领略了这一番风景,感叹大自然的杰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此美妙横生,心潮澎湃,赋诗一首:
九九偷闲觅趣行,秋风伴日步轻盈。
人间仙境垅中有,月上嫦娥梦里生。
碧水含芳藏陌野,青山抹翠匿郊坪。
寻来胜景何须怨,世事烦忧脑外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