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艺 > 正文

走在中山路上

2024-08-19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朱学昭  

中山路是贵港城区的一条重要道路,它几乎是以中轴线的走向贯穿贵港中心城区南北,北部交接于北环路,南端与南环路相连,出了环路有公路接驳各自通向南北两端的乡镇。

随着城市的发展,中山路日渐拓展延伸成今天的模样,全长大约十二公里,双向分离,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我无数次骑行在中山路上。金港大道至北环路一段的中山路修建得最为气派,乌亮的柏油路面,宽阔、笔直。道路最外两旁的行道树高低合宜,绿意葱茏,浓荫匝地;路中间和两侧,是灰色大理石路牙围成的绿化带,美观大气,种有各种花卉和名贵树种,高低错落,疏密有度。路内两侧的隔离带,树木并不高大,却也树干苍劲,枝条伸张有度,姿容秀逸;中间绿化带里,绿植养护更显功夫,三角梅等绿篱植物修剪成各式造型,间种各色彩叶植物,颜色搭配得缤纷多彩;许多叫不上名字的植物,也修剪成蘑菇、宝塔等各式各样的树形。遇上春节、国庆或者是举办大型活动等特殊日子,路旁灯柱上、树梢头,悬挂五星红旗、中国结、红灯笼,还有活泼灵动的荷城吉祥物、清雅可人的荷元素饰品、憨态敦实的壮族铜鼓绣球造型等各种饰物,中山路更是漂亮至极。走在中山路上,荷城贵港的地域特色可以尽收眼底。

城区多处名胜古迹、公园、广场就在中山路上:千年古刹南山寺、龙狮体育公园、安澜公园、梓潼寺、新世纪广场、民族文化公园,还有多处街边小绿地;职业教育中心、中医医院、人民医院、税务、林业、海事、海关、审计、邮政、电信、银行、法院、行政中心等一众企事业、机关单位都在中山路上或与之紧邻;唐人街、地下商业街、凤凰西街、凤凰城名店街、客世界等综合商业实体都在中山路上,还有各大品牌餐饮住宿店家林立,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店铺门档,经营内容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西江大桥横跨在宽阔的郁江之上,连通中山路,江面宽阔,加上桥势高,视野开阔,更宜凭栏纵目。我常常在西江大桥上,吹着江风,纵览风景。天气晴好的早晨,一轮朝阳从郁江消尽的方向冉冉升起,水面荡漾着红日之光,西部地区第一大内河港口城市——贵港,又开启了繁忙的一天。傍晚时分,西边的晚霞似烈火燃烧,流光溢彩,犹如一幅硕大无比的泼彩油画;与西江大桥并行的青云大桥,两座高高耸立的桥塔,流畅的弧形线条勾勒成两尾跃水而出的鱼,粗大的斜拉索在“鱼”身上张拉成两面巨大的三角形,优美的造型,映衬着如此的美景,是黄昏和造桥的匠师赠予市民的一场视觉盛宴。入夜,距离西江大桥下游约两公里的罗泊湾大桥,四根巨大的塔柱各擎着一朵盛放的荷花,荷花莹莹闪闪的夜灯不断变换着各种颜色,极具艺术感,堪称荷城的地标建筑。中山路上均匀距离的路灯,一盏接一盏,像两条并列同行的火龙,沿着中山路南北飞动,霓虹闪烁,缤纷绚丽。

中山路是一条时间轴,记载着贵港城区的发展和变化。两千多年前,秦始皇设置桂林郡,据说郡治布山县就在今天的中山路西江大桥头东面的南江古村。随着朝代更迭,县城向北迁落在西江大桥东面的临江北岸,之后的数百年,县城城府均在西江大桥北部东面江岸,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地级贵港市成立。之后,政府搬迁出旧城区,贵港中心城区的发展一路向北,行政中心落成、城北新区崛起……几乎是同时,中山路临江南岸,港南城区破土动工,城区以迅猛的速度建设发展。这几年,中山南路尽头的南环路外,义乌小商品城的建成,中山北路各大型住宅楼盘的竣工,自南至北十多公里长的中山路,成了贵港城市日新月异发展的时间记录轴,它汇聚、沉淀着这座城市成长的历史。

贵港的地貌,北部是山区,南面多为丘陵、平原地带,城区正处于两种地貌的衔接地带。中山路一头通向山区,层峦叠嶂的北山,主峰大平天山巍峨挺拔、气势磅礴,龙头山陡峰高峻,直插云天;一头接连平坦原野,偶有数座不高的石山,竟也峰山竞立,气象雄奇。几乎也是以郁江为界,江北片区壮族聚居,江之南则以汉族人为主。数年前没有开通罗泊湾、青云两座大桥,中山路是南北交通主动脉,壮族人走中山路入城,汉族人沿中山路过西江大桥入城,汉壮民族人民带着各自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相欢相爱,友好共居于一城,中山路成了另一重意义上的“民族融和之路”。贵港的汉壮等民族的群众乘着新时代党的民族好政策之风,在“民族融和之路”上,共建荷城新貌,共同书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华章。遐思迩想之际,中山路仿佛更平坦宽直了,直抵每一个荷城人的心间。